波尔多的快餐化和同质化
发布时间:2012-11-28     点击:2867次
最近品饮了一些波尔多的Grand Cru红葡萄酒,2008至2010年的红葡萄酒已经很容易喝,普遍是单宁柔和,果味丰沛,有着烘焙的咖啡和香草气味,我不禁问自己,波尔多的快餐化和同质化,波尔多还是原来我认识的波尔多吗?
2002年离开波尔多回国后,每年我都会品饮一些波尔多酒,近些年波尔多在国内异常火爆,然而这两年我品到如此之多知名的波尔多酒庄酒同质性却非常高。对于波尔多的魅力,尤其是波尔多左岸红葡萄酒的魅力,主要是它的紧实而内敛,有着迷人的张力,耐久存。对于品饮来说,层次感丰富,打开瓶塞,酒如同玫瑰花苞一般,随着更多的接触空气,花苞慢慢的盛开。
由于波尔多的气候已经是种赤霞珠这个品种的临界点,成熟到恰到好处能酿造上好的佳酿,但也极容易不成熟,这也是为什么以前大多数的波尔多红葡萄酒中常见青椒味。以赤霞珠为主要酿造品种的左岸,年轻的时候单宁都是相当坚涩的,需要一定时间的瓶陈才能柔化单宁,而如今消费者一般不愿意等待,加上新世界的竞争,波尔多越来越多的酒庄采用微氧化技术催熟葡萄酒,使葡萄酒能早些饮用,这种做法不能说是错,对于马上打开喝的人来说,这是好事,特别是对于那些普通的波尔多酒,普遍好喝多了,这确实是一种进步。
然而,从另一个方面来说,催熟技术的使用让酒在年轻的时候就很好喝,但难免会失去其原有的张力和内敛度,如果像Grand Cru那么贵的酒庄酒年轻的时候都如此容易喝,为什么大家要花那么多钱买波尔多特级酒庄酒喝呢?
对于想探索不同酒庄多种风格的葡萄酒爱好者来说,这种催熟的酿造法,以及一味追求饱满酒体的同质化,多少会有些失落。当然,这种现象不能以对与错来论之,这是商业化时代必然的产物,尤其是波尔多的酒商机制、销售方式本来就是基于商业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

分享至:
上一篇:谁将影响中国人 下一篇:葡萄酒大赛之我见